EN

贝博ballapp.如何给官员讲一堂“忘不了”的课|高明勇调研笔记02

发布日期:2024-05-15 08:36:18 来源:ballbet贝博在线 作者:BB贝博ballbet网页登录
贝博ballapp

  2023年年底,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邀请,为南方某个城市的宣传系统工作人员培训班授课,我主讲的内容是政务传播管理。

  去授课的路上,我和司机师傅闲聊了几句,司机师傅说他以前也在政府部门工作过,对我去授课的内容就比较好奇:在北大课堂上讲课不容易,当学员们都是官员更不容易,何况讲的内容还是他们天天都接触的工作,你怎么讲才能让他们“忘不了”?

  我当时回答说,关键是培养和运用“有效思维”。何为“有效思维”?我讲到我和弟弟的一次“辩论”。我在大学里读的是文科,弟弟在大学里读的是理工科,我们两个人的思维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。有一次,我列了《一个评论员的“秘密书架”》(2013年第32期),主要是我关于评论员自我修养列出的书单。

  我开出的这个书单上的书籍,主要是从自己过往阅读经历和经验中挑选出的,分门别类,都是自己读过的,有启发,有收获,希望对有志于评论写作的人也能有所帮助。

  弟弟的问题是,你如何确信这个“书单”对那些潜在的评论写好者能有用?他们是否会按这个书单去读书?是自己买,还是去图书馆借?把这些书全部读完是否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“评论员”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么你的“书单”如何优化升级?

  这是“文科思维”和“理工思维”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产生的“分歧”。我的本义,并非探讨二者的优劣,“有效思维”其实至少是融合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,甚至其他更多的思维方式。

  这些年,我陆陆续续在各地讲了不少课,有面对在校大学生讲的,比如如何采访,如何撰写评论;有面对学术界同仁讲的,比如如何有效调研;有面对企业管理者讲的,比如如何提升媒介素养;还有不少面对政府官员讲的,有讲关于网络评论的,有讲关于应急管理的,还有讲如何进行政务传播管理的。

  这些讲课,有些可以算作是调研的途径之一,有些也可以算作是调研的部分产出,我还把一些调研的案例融入了课件。

  不仅仅是给官员,如何讲一堂“忘不了”的课?这几年,我确实留意到这个问题,并且也一直惦记着,有空就去琢磨。简单说,讲课,不外乎两个“视角”,一个是讲课者面向自身的“内部视角”,如何“看得真、钻得深、对得准”。另一个是讲课者面向外部的“外部视角”,即如何让受众“听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”。

  看得真——“真”,主要是指真实世界。无法立足真实世界去研究问题,这个现象是社会普遍存在的,很多领域所谓的学问、理论、研究明显滞后,与现实脱节,与“真实的世界”相差甚远,虽然也是从“生活”中来,但是离“生活”太远了,回不去了。就人文社会科学相关领域而言,虽然不乏一些“冷门”的学问,需要热桌子冷板凳去研究,但多数还是需要关注和研究“真实世界”的真问题。

  钻得深——“深”,主要是指底层逻辑。比如社会治理、政务传播、媒介素养等相关议题,其实并没有太多高深的学问,关键是要回到关键问题,回到日常常识,回到基本理性,回到基础原理,回到事物本质,这些就是底层逻辑。相关问题,不管是抽象问题,还是具体问题,都要回到底层逻辑,只有这样,才能钻得深,才能更深层次去理解。

  对得准——“准”,主要是指量身定制。任何讲课,都有特定的对象,不同的对象,大致的社会角色、知识储备、知识结构都千差万别。所谓众口难调,不管是有的放矢,因材施教,还是因地制宜,对症下药,有效的方法都最好是“量身定制”,有些是个人讲课,有些是接受委托总体规划,都要科学设置,从课程设置到内容构建,从师资搭配到现场观摩,从思维方式到场景模拟,都需要科学、合理、有针对性。否则,类同隔靴搔痒,至少效果会大打折扣。

  听得懂——就是要“通俗易懂”。这几年,有两个政务新媒体在场上很有特色,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的“深圳卫健委”,其秘诀是“懂人心、说人话、做潮人”,另一个是长三角地区的“浙江宣传”,其秘诀是“说人话、切热点、有态度”。无独有偶,二者有一个交汇点,就是“说人话”。虽然“说人话”的内涵很丰富,但有一点是共识,那就是要讲别人能听得懂的话。“通俗易懂”,就要学会“讲故事”,而不是“重说教”。 “听得懂”,只是真正“忘不了”的第一步。

  记得住——就是要“朗朗上口”。关于这个问题,我有三件“法宝”,第一件“法宝”是具象化,比如“一把火”——当一把火烧掉课堂笔记后,脑海里能够浮现出的内容才是这堂课“忘不了”的;“一把斧头”——作为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去学习,要学会把自己从一把锋利的“刀”升级为一把锋利的“斧头”;“一支铅笔”——一个人制造一支铅笔不容易,但铅笔却很便宜,为什么,就是因为专业分工和合理协作。第二件“法宝”是口诀化,像“深圳卫健委”、“浙江宣传”的“秘诀”本身也都是口诀,更远的案例,比如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之类。第三个“法宝”是系统化,比如,如何才算“听懂”一堂课?围绕这个问题,我专门提出了课堂学习“北斗七星”。后来,不少学员下课后与我的交流中说,这个确实好记多了。

  用得上——就是要“转变思维”。一般来说,一堂课讲下来,很多时候学员在观念认知等方面收获更大,越是“高端”的课程,很少有拿来即用的,原因何在?很大程度上,在于课程上还来不及将“新知”转化为“思维”,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去改变一个人的“习惯”。这也是民间经常调侃说的,听课时激动, 下课时感动,回去后不动。何况,上课传授的越具体,越有“风险”,任何方法,都有适用场景,过犹不及,特别是一味追求极致,必须警惕步入极端。

  就像我最近在一次讲课中,总结我对刚去世的投资家查理·芒格相关思想方法的认知印象:看,反着想,坚持做。即,从多个维度去观察与思考问题,多从“反向”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决策习惯,然后坚持做下去。(完)

线